(相关资料图)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现有林地面积978.64万亩,森林覆盖率70.12%,森林蓄积量5276万立方米。澜沧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结合独特的区位优势、森林覆盖率高等丰富资源,依托朱有勇院士等中国工程院专家团队力量,通过党建领航、科技驱动,以“三个强化”探索建立林下经济发展机制,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优势。
澜沧县通过“党组织+”,以村为单位建立荒地资源盘活工作组,由村党总(支部)书记任组长,实行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分片挂包村民小组,驻组包户干部挂包农户,进行农业科技开发土地统计工作,盘活荒地资源2万余亩。
通过“党员干部+”,实行分片联系机制,入户开展政策宣传答疑工作,重点对科技产业政策、项目情况、收益情况等进行宣传,确保家喻户晓。通过组织化将分散、闲置的土地实现规模化经营,带动1000户农户参与林下三七产业发展。
通过“党员中心户长+”,把想干事、能干事的优秀党员培育为企业技术员,推行“1+N”帮带机制,把188名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技术员,把212名党员技术员培养为村组干部,把348名党员技术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实现党组织引领产业发展。
澜沧县充分发挥中国工程院科技和智力优势,把产业发展和科技运用结合起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以“党建+科技+企业+产业”模式,依托中国工程院和朱有勇院士团队帮扶优势,引进龙头企业,将区块链技术引入林下有机三七种植、销售,使林下有机三七种植全过程可追溯,确保林下有机三七的质量,防止以次充好等情况发生,进而确保消费者享受到来自原产地的高质量产品。
推行“党员+互联网+基地”区块链管理模式,以“垄”为单位实施24小时监控基地“环境温度、环境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电导率、土壤酸碱度、日照强度”7项数据,确保种植期间符合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团队统一标准,降低人为风险,提高品质保障,推动林下有机三七高质量发展。
通过“线上+线下”营销模式,拓宽销售渠道,引导党员带头“触网”,开拓高端市场,带动当地群众1600余户,预计每年产生效益1000万元以上,逐步形成党组织引领、合作社组织生产、农户专心种植、电商负责产品销售的良性互动局面,进一步做大科技“乘数效应”,让群众享受林下“金不换”福利。
澜沧县通过“人人护林、人人享林”,全面推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组织化参与,推动林下经济产业化规模化经营,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就业增收,真正走出一条“不砍树也致富”“青山”变“金山”的路子。
通过“党组织+科技团队+企业+农户”的模式,联动推动产业连片,真正把党的惠农政策、协调服务、示范引导等落实到产业发展中,打造东回镇班利村和竹塘乡老炭山村、大塘子村、东主村“四个百亩”连片示范基地,促进产业壮大和农民增收。结合“乡村振兴示范园”规划建设,采取“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基地务工+素质提升+产业兴旺+群众增收”,1600余户农户通过林地出租、管理维护、劳务输出等实现户均增收2万余元。以“党支部+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联合体运行模式,实施统一发放种苗、统一管理、统一指导、统一销售“四个统一”,科学构建林下三七标准体系,让中药材回归山野林下,不占用农田、不与粮食水果蔬菜争地,推广种植林下三七1万余亩,林下有机三七产业技术标准澜沧样板初具雏形。
云南网记者胡梅君沈浩摄影报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