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保障了广大枣农的收益
时间丈量着发展的进度,也标示出攀登的高度,红枣期货上市4年来,为麦盖提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书写下精彩答卷。
4月中旬的新疆,枣树开始冒芽吐绿,一片勃勃生机。期货日报记者跟随郑商所调研组一行来到弥漫着浓郁枣香的麦盖提县,深切感受到红枣期货的上市和“保险+期货”项目的持续落地给当地带来的红火日子——红枣已成为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的“金果果”,有效保障了广大枣农的收益。
(资料图)
A红枣期货打破丰产不丰收“魔咒”
三面环沙的麦盖提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聚居着13个民族。2021年,麦盖提县56万亩红枣总产量达26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0%,是名副其实的“红枣之都”。
期货日报记者走进麦盖提县,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红枣树挺立在田间。眼下正值枣树休眠期,三乡十八村42岁的村民衣米尔·艾力正背着药桶为自己家的18亩枣园打药。看到前来的调研组,他立即停了下来,指着枣树下面绿油油的草解释,“不打除草剂,会与枣树争肥”。
“我从2012年开始种枣,家里5口人,孩子们都在上学,我和妻子一直打理着这片枣园。我们种的红枣大又甜。”他乐呵呵地说道。麦盖提红枣果实饱满、肉质细腻、甘甜醇美、营养丰富,这是麦盖提的水、土壤、气候及麦盖提人的勤劳和汗水浇灌出的味道。
以麦盖提县为例,2010年红枣收购时的通货价格在15—16元/公斤,同品级客商出货价格在32元/公斤左右,部分企业售价则至35—38元/公斤,该产季价格峰值达到57元/公斤。随着红枣产量的大幅提升,价格却开始持续性低迷,自2015年起,红枣价格基本处于6—8元/公斤的水平,对当地民生和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赶上好年景,我们18亩地收益3万多块钱,但是赶上价格不好的时候,收益不到两万块钱。产量高的时候收益未必好,就像前些年没有红枣质量标准化的时候,我们的产量很高但都卖不上价。贸易商来看枣,扒扒拣拣直摇头不说,还使劲压价,整得我们种枣都没了信心。”衣米尔·艾力说。
记者在采访麦盖提多家农户时发现,衣米尔·艾力只是众多种植户中的一员,这种困境大家之前都遇到过,每当产业结构、消费环境变化,红枣价格波动加大时,枣农便毫无招架之力。如何帮助枣农打破丰产不丰收的“魔咒”,是红枣产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2019年4月,红枣期货在郑商所成功上市,这不仅有助于麦盖提县破解红枣产业困局,也有利于农户运用市场化手段解决红枣销售难等问题。
B期货助力红枣产业链提质增效
期货日报记者在麦盖提县希依提墩乡英也尔村见到了“枣乡领头雁”——红枣种植能手阿布都瓦依提·卡地尔。他说:“我今年种了21亩地,9亩红枣,我家的红枣个头大、质量好,产量也不错,为此还评上了村里的首个‘枣乡领头雁’红枣种植能手。有了这个称号,我真的特别开心,更加坚定了种植高质量红枣的信心和决心。”
在交谈中记者发现,红枣期货上市后,阿布都瓦依提·卡地尔更加注重红枣质量,而非之前的只注重产量。“要想质量有保证,必须把枣树间距和剪枝等管理工作做到位。间距过密,光照不好,产量虽高,但红枣等级会差很多。”他说。
记者在他的院子里看到了被砍的枣树,问及是否心疼,他说,“来我们这里收枣的贸易商说,我们种的红枣可对标期货交割标准,现在是质优价高,一亩地的收益比2019年之前要高出几百块,我们高兴都来不及。”
对枣树进行疏密改造,可以提质增效。“比如,你有四棵树,但不一定有两棵树结的红枣卖钱多。枣树太密了,互相遮挡阳光,不通风不透光,结出的枣子质量不行。”麦盖提灰枣产业协会会长赵志中说。
不难发现,红枣期货上市后,在助力产业标准化的同时,也促进了产业集聚、提升价格影响力、维护产业健康发展。
“以前,我们说自己是红枣大县,但企业只是来采购,之后就运到内地加工,不会留在当地。每年11月、12月,原料枣基本上就会全部卖出去了,销到欧洲和内地各省,我们当地的企业都是典型卖原料的企业。”麦盖提县工业园区管委会综合办主任巴福先说,当时在麦盖提,连最基本的储藏、清洗、分级、初加工、再分类、再分级等程序都没有。2019年以后,县里对产业进行梳理,意识到一直卖原料枣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建立了红枣产业园。最初规划的产业园是300亩,现在追加到1500亩。这三年间,大概投资了4亿元。目前,麦盖提已经形成“三厂四库、有车间和贸易中心”的战略规模,致力于提高红枣深加工附加值。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我们2021年入驻园区,现有7条标准化生产线,另有1条油炸枣生产线。平时用工在450人左右,全年产量在5万吨左右。高峰时期用工达到600人,工人多是附近的村民。”新疆果业集团喀什区域副总经理王伟向记者介绍。
记者来到新疆果业集团位于麦盖提红枣产业园的加工基地的一体化无尘车间,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工作人员正在流水线上忙碌着,万吨红枣正有条不紊地进入分级、清洗、烘干、精选、包装流水生产线,一批批红枣期货交割品被装进“麦盖提灰枣”的标准箱里,还有工作人员正开着小型运输车来回穿梭,将包装好的成品箱码垛堆放。
正是有了红枣期货,交割库和冷链平台等带动企业集聚的同时,也有力推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了当地产业链的延伸,增加了就业。
“企业需要仓库或冷链平台,我们没这个平台的时候,企业都是将红枣运到沧州甚至全国各地。我们以前建过红枣产业园,但没有交割库、没有保鲜库,往往一家企业来了以后,收购完就走,缺少红枣产业链的加工过程及过程中的用工。今年,我们县的红枣期货交割库进行了系统交割,进一步为当地红枣产业聚集发挥了重要作用。”麦盖提县委副书记刘志赋说。
刘志赋进一步解释称,红枣产业园刚建起来的时候,一年的加工产能是1000吨,而建完交割库,就变成2万吨、5万吨,今年更是到了10万吨,聚集效益就出来了。此外,当地引进了满疆宏果业、新疆果业等大型果业进驻,生产线也从之前的4条增加到目前的21条。
记者注意到,产业园内,红枣期货交割库的周围还有纸箱加工厂、枣产品深加工(如枣醋、枣酒、枣饮品等)企业、餐厅、商店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园区内还有红枣交易中心、快检中心、电商中心、物流中心等配套机构。
随着红枣交割库的设立和产业链企业的入驻,以红枣产业园为中心、依托红枣产业促进整个产业链融合发展的趋势越发明显。红枣的产量和品质、品牌影响力等附加值逐步提升,麦盖提也由原来的原料产出大县一跃成为红枣生产加工大县。
“红枣加工量大了,对纸箱的需求也大了。以前我们单卖黄皮箱,而自从引进企业之后,红枣产业链不断升级,系列产品的包装需要各式各样的箱子,我们的纸箱厂就被盘活了。”华翼纸箱厂相关负责人王哲思说。
正在厂里干活的新疆慧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人热汗古丽·艾山认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民到内地打工面临一些难题,一是距离太远,二是语言沟通困难,三是生活习惯差异。目前产业园建设比较完备,许多群众在园区的红枣仓单加工厂工作,实现了“离土不离乡”,大家骑着电动车就能上班,“在厂里上班收益还不错,能顾家还能挣钱,一举两得”。
在麦盖提调研时记者发现,除了红枣生产、加工、传统销售环节外,红枣市场的电商运营规模近年来更是增长迅速,进而拉动了当地土特产、快递等业务的发展。据巴福先介绍,在红枣产业园的辐射带动下,已有3000余人从事有关红枣劳务、运输、电商、零售服务等工作,极大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职工群众转型就业、多元增收。
红枣期货的精准支疆、长期援疆,为麦盖提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提供了新支撑、作出了新贡献。
C“保险+期货”成了枣农的“定心丸”
随着红枣产业的集聚发展,“金融活水”精准灌溉,麦盖提县“保险+期货”试点项目持续落地,保障了枣农的收入,提高了枣农的种植积极性。
在红枣加工厂,正在分拣的工人家中种的也有枣树。热而汗古丽·艾山开心地说:“第一年推‘保险+期货’的时候我们犹豫了,之后我们年年积极参加。这不,去年红枣收获季节价格跌至三四块钱一公斤,但我们的收益并未因价格下跌减少。”
“有了红枣‘保险+期货’,再也不怕价格下跌了。”这句话,已经成为麦盖提县枣农的口头禅。
阿娜古丽·买买提家是麦盖提县希依提墩乡英也尔村比较富裕的人家,临街有商店,院里有羊群。据阿娜古丽·买买提介绍,她家种有26亩枣树,每亩地的收入在2500元左右。通常一亩地的产量有400多公斤,这样的产量在当地还算不上高产。
当问及对红枣“保险+期货”的想法,阿娜古丽·买买提笑着说,随着村里人逐渐了解到什么是红枣“保险+期货”,并且都得到了“保险+期货”的实惠,现在村民们参保可积极了,几乎所有的种植户都参加了这个项目。
希依提墩乡东风村三组的李江生,其父辈1968年从内地来到新疆,他则出生于麦盖提。自2010年种植枣树以来,家里的收入主要靠卖红枣。由于红枣价格波动剧烈,在他参保红枣“保险+期货”以前,收入很不稳定。
“我2019年就参加了红枣‘保险+期货’项目,是我们这里最早一批参加这个项目的。当时就想着先参保10亩地试试。当年我没有缴保费,而是由政府补贴,我最终拿到了补偿款,尝到了甜头儿,这几年我每年都参加,确实心里踏实多了。”李江生说。
目前,他家种植红枣30亩。去年他个人缴纳保费每亩地仅50元,不仅红枣收入不错,而且获得了一笔9535元的赔付款。他说今年会继续参保,并且计划扩大种植面积。
东风村支部书记龙超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保险+期货”项目已经成为当地红枣种植户的必选项,所有种植户都参加了,并且对于这个项目非常积极。
据了解,“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开展的首年,当地就为189户当时的贫困种植户的1804.9亩红枣提供了价格保险,最终实现赔付共计39.85万元。此后,红枣期货大踏步开启助农增收征程。
数据显示,2020—2022年,麦盖提县红枣“保险+期货”项目累计覆盖红枣种植面积16万余亩,为14019户枣农提供价格风险保障。项目累计赔付金额4135.43万元,亩均赔付258.3元,人均赔付2953.88元,对农户实现的赔付超过农户自缴的10倍。枣农通过参保“保险+期货”项目,告别了过去“靠天吃饭、丰年卖不上价”的焦虑。
“红枣期货的确起到了期货援疆、支边的作用,服务了新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愿我们的红枣产业红红火火,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定居新疆多年的河南籍枣农周东海说。
标签: